跳到主要內容

上銀 (2049): 資金流動性風險快速增溫

上銀一年內公司需要還超過125億

總借款金額高達179億!!

不盡快找到資金來源,公司將面臨危機。

2018年的增資的用途宣稱是還款降低利息支出,但是借款增加55%利息支出也大幅增加,與公開說明書完全不符!!!




現金流量在沒有增加借款還是增資的情況下,金流很緊!!

公司除非在繼續擴大借款或是增資,要不然公司的資金很吃緊。就算公司2018年來到歷史以來最高的獲利,營業活動的現金流入也只有65億。根本就不足以去填這個債務。尤其今年前三季公司稅前才賺23.9億。今年第三季公司付了21億的現金股利,所得稅付了11.3億,資本支出29.8億,這些支出都屬於長期規劃。但是公司沒有規劃去借長期借款而去借短期借款來支付,是相當怪異的。





總借款創新高,一年內要還125億元


上銀不管賺錢還是賠錢,每一年都用新債還舊債的方式生存,非常納悶的是為什麼公司去年賺了53億,現金只增加3400萬,公司可以說是一毛不留的把賺來的現金都花了,甚至總借款還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億。今年第三季公司長期缺乏現金的狀態來到另一個高峰,上銀短期債務加上一年以內要還的長期借款的金額高達125億元,公司手頭上現金只有21.5億元。公司總借款金額也創新高了,高達179億元,相較於2018年底增加了57.6億!!!!


明明有時間長期規劃資金確是使用短期借款

明明短期內是還不出這125億,有這麼多的時間可以跟銀行借款但是公司選擇短期借款。難道是銀行不借公司長期的借款,哪這樣公司只能增資了。更離譜的是公司去年增資拿了快30億進來,居然還缺現金。公司過去賺的現金到底到了哪?感覺公司有個無底洞填不起來。況且公司還宣稱明年要資本支出要增加,這應該是喊給銀行跟投資人聽的就是為了籌資鋪路。








流動比率僅 91.3% 相當恐怖的數字

要看公司資金短期轉不轉的過來,有人用流動比率來觀察,一般認為流動比率要200%才是健康的。由於上銀短期負債的快速膨脹,第三季的流動比率來到91.31%。在流動資產中,設備預付款是無法變現的,因此在算流動比率時,應該要把設備預付款剔除。剃除設備預付款後,公司的流動比率僅75.9%,不太妙。


公司如何有能力還125億 ,尤其現在生意普通 ,折舊才平均每年18億左右。未來一年公司要靠營運來還這125億絕對不可能。公司只能籌資,跟銀行借錢或是發債或是增資。如果公司可以借相對便宜的長債,為什麼要借短期借款?


去年的增資是真的是為了減低利息支出嗎?結果與事實不符!!!

公司2018年增資拿了30億元,在公開說明書中,公司提到將用這增資款來償還借款所以可以降低對銀行的依存度還有降低利息支出。但是這與事實不符!!! 公司2019年總借款為179.7億元去年同期為113.3億元,沒有減少借款增資後借款增加了66億元(增加58%)!!況且是短中長期借款同同增加!!!今年前三季的利息支出為1.37億元,去年同期為1.09億,也是沒減少反而增加了!!完完全全跟現金增資的用途跟結果不符!!!主管機關可以接受嗎?下次還要讓這樣的公司增資嗎?




設備預付款仍然詭異,帳齡不合理

設備預付款一直不斷的維持在25-30億這個區間,每一季公司也繼續在付設備預付款,同時超過一年以上的帳齡普遍在10億以上。當公司的設備供應商真的很好拿了錢可以一兩年以上不用交貨,這個設備供應商跟高層的關係真好。
公司就算大賺錢也無法增加現金,公司的現金就是留不住。加上設備預付款的狀況,感覺公司現金流有一洞。


台幣百萬元2019 Q32019 Q22019 Q12018 Q42018 Q32018 Q22018 Q12017 Q42017 Q3
1年內9271239168918042241130813251178777
1至2年1433155010688725091007439362694
2至5年360300287274229307278295469
5年1117171534332940108
Total273131073061296530132655207118742047



捧風董事長繼續放利多,媒體繼續當幫兇

上銀不只數字怪異,董事長長期以來不斷放利多,碰風的作風,這明顯看得出來卓董相當重視股價。卓董的晶圓機器人、洗澡機器人、手術機器人、機器手臂等相關產品根本就無法抵擋線性滑軌跟滾珠螺桿的衰退。甚至近期還用韓廠轉單的這種訊息在第三季獲利大幅衰退公佈前影響股價。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706000214-260202?chdtv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3939851

股價操弄的狀況明顯

雖然我一直以來不評論股價,都是以公司的財務面及基本面來分析。但是長期看公司每天的掛單的狀況,我感覺公司的股票是有一個集團在操弄。大家只要看當天在賣盤掛單有任何一個價位出現超過百張的掛單,就會有人大筆的敲進權證,而迫使自營商的避險買盤跳進去買股票。股價突然往上跳,這個買家就會一路買上去把這些超過百張的掛單都吃了。
結論就是這個百張的掛單就是上銀股價操弄集團該打權證同時把股票買上去的暗號。




留言

  1. 利息保障倍數為9.18,以財務報表觀點,應該尚能負擔作者所擔憂的短期負債。工具機業另一家(亞德客)的流動比率也是僅9x%, 是否為產業特性?

    回覆刪除
  2. 謝謝您的指教,或許是產業特質,但評估流動資產的品質來看,上銀的設備預付款是無法變現的,在剃除設備預付款時,公司的流動比率是大幅減少,剩下不到76%。最奇特的是設備預付款的帳齡相當高,也常常掛個三十億在那。這也是亞德克的流動資產品質好過上銀的主要原因。

    回覆刪除
  3. 2020唱衰不下去,就消失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上銀: 雪球越滾越大

最近重新檢驗上銀的財報, 自從我的第一篇上銀的分析 以來,上銀只有更惡化況且種種 跡象顯現 公司選了一條滾雪球式的財務操作的 路。 早期公司著墨於應收帳款的操作,但是 過去這三年 中國的自動化及機器人需求持續的快速成長 但 公司仍然無法將產品賣出並解決應收帳款的問題 的壓力下, 公司現在連製成品存貨都速增並且 被 高估 。 然而公司選擇了 一條 不歸路, 一家一年150億營收的公司現金平均都在十幾億, 我可以想像公司在財務上面臨極大的壓力, 走入一個自己創造的 風暴。 公司及董事長持續的在媒體上曝光並粉飾太平 到處簽合作意向書 , 甚至 上演一齣 馬總統由馬習會返台的隔天 一早馬上 走訪上銀 的戲碼 ,這一切的動作還是掩蓋不了實質的財務狀況。   公司的應收帳款、成品存貨及預付設備款這些流動資產如果降下來,這將凸顯公司負債比例相當高,至2016年第二季來看負債比已達58.31%。公司總資產為344億,如果很保守的估計成品存貨減10億然後應收帳款再減個20億,負債比例將達63.88%。況且公司的負債在過去的五年只有增加沒有減少。這樣放款的銀行也會擔心吧,這也將影響到銀行內部評估風險的標準。這樣大家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公司希望有如此之高的流動資產了吧? 我認為公司是要做 給 這些放款給上銀的銀行 看的 ,尤其是台灣銀行 。他們這些銀行放款部 難道沒有在看公 司的財報? 還是假裝睡著的人是叫不醒? 在群聯、光洋科事件後,我們的會計師是能被信任的嗎?這些數字是騙不了人的,即使帳面上的數字是經過化妝修飾過的,也是露出不少破綻,實質的財務狀況暴露在陽光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以下是幾個我認為比較嚴重的問題: 明顯高估製成品 存貨價值:   過去我都把重心放在上銀的應收帳款,但近期看到上銀的 存貨也是異常的增加,尤其是製成品這塊。上銀的製成品存貨由2011年的9100萬 元 增加至2016 Q2 的25.69億。公司對 外宣稱 產品屬於多規格多客戶高客製化的說法不攻自破。高製成品存貨的的狀況也不是第一年。2015年底的製成品存貨高達28.11億。   製成品存貨除了金額高以外,會計師明顯高估變現價值。在2016年的股東會年報中,2015年底的28.11億製成品存貨成本只有 12.77億, 換句話說毛利率高達

上銀(2049): 財務結構怪異的惡化

過去我們看到許多弄到下市甚至破產的公司,例如博達、勝華、及最近發生做假買賣的宇加及揚華,在事情發生前他們的財報亮眼,營收獲利跳升,財報都有會計師簽證。許多投資人在事情發生前絕對不相信這些公司會有一天弄到如此田地,況且會計師有幫忙在怎麼會出問題。會計師不過是時間到了這些公司的財務部門給他們甚麼數據就怎麼編財報的一批人。如果他們查出假帳的能力,今天就不會發生這麼多事情了。 這間公司有四個觀察點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1.       應收帳款及庫存只增不減 早在 2011 年,公司受惠於日幣升值至對美元破 80 後,所帶來的價格優勢來到歷史以來的高峰,公司那年的營收高達 158 億元,稅後獲利超過 38 億。上銀在 2011 年的年底的應收帳款為 37.6 億元。是一個非常健康的狀態。 有趣的是公司在 2014 年營收終於回到 150.8 億,但應收帳款高達 56.7 億元。由 2011 年開始公司的應收帳款每一年創新高,但營收及獲利一直無法回到 2011 年的狀況。 在每一次的法說公司都宣稱應收帳款將會下降,但公司的營收及獲利遲遲無法創新高的當下,應收帳款年年創新高。 應收帳款還不是最恐怖的地方,上銀的庫存也年年創新高。 2011 年的庫存量僅 29.7 億元, 2014 年的庫存高達 40.6 億元。 這間工具機模範生的上銀公司,居然應收帳款加庫存金額高達 110 億元, 今年上半年的營收才 79.59 億。 以下的圖表可以明顯的看出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快速的惡化,營收的成長支撐也來自於公司將收款條件放鬆到極限。應收及庫存季季創新高,但營收跟不上。 讓風險放到更大的主要原因是,應收帳款在 2014 年年底 70% 是集中在七家客戶上,雖然比 2013 年年底 80% 集中在四家好,但是也是算恐怖的了。 2.       非本業部門獲利能力高的怪異但公司無法有合理的解釋。公司在過去幾年其他部門的營業利益率相當的高,在 2012 年是最為恐怖的,甚至有高於 100% 的。公司雖然解釋說是大銀微系統的產品掛在上銀賣給客戶,但是也太離譜了。今年以來這個其他部門的獲利甚至走入衰退,但是最為怪異的是營收的變動沒有這麼大。   更明顯的是公司主要的產品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的營收衰退的

上銀3Q2016法說: 了無新意,不知所云

 昨天參加了上銀的法說,跟以往沒有甚麼差別的是法說永遠都是卓董事長的個人秀,董事長只回答廖資深協理篩選過的問題,然後董事長的公子在一旁肚菇。董事長不斷的說這個他也會做,那個他也會做,德國的土地買的很便宜,然後還對台灣的教育制度給了諫言。 雖然如此但是還是有點收穫的,下面我整理了一些重點。 陸聯因為在明年的一月會把虧損的部門裁掉所以可望轉虧為盈。對上銀來說陸聯的虧損只是燒餅上面的一顆芝麻,所以沒甚麼意義。  上銀光電目前太陽能的價格太差,只能維持"一定的產量及銷量"來維持住盡力不讓虧損擴大。應該在兩三年內不會看到有獲利。(這些都是董事長自己講的) 所以,各位朋友們沒有滿載沒有損益兩平,之前說滿載的仁兄,交友還是要謹慎一點。 羅昇可以回沖5000萬台幣!!剩下來會再沖回來的就是這三年的利息。不是像那些超有水準工商經濟記者說的可望回沖EPS 1.0。 德國擴廠,蘇州擴廠,買了幾百年的大埔美要動工,資本支出明年會到40-50億。繼續花錢如流水,長期的有資本支出沒營收獲利衰退。 在第四季有一種機器人開始賺錢。據我所知上銀的單軸機器人本來就有賺錢,利潤本來就不錯。董事長又在模糊焦點製造利多。 2018年會有新的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是的2018年,他們這幾年都不知道在幹嘛。 董事長一如往常的,又提到公司產能吃緊,急單不斷,大家都在加班趕工。  雖然這麼趕工,但是今年營收要回到2011年的高點不是很簡單。我認為應該是要看經銷商倉庫還有多少空間屯庫存吧。 雖然我會後都會去找廖資深協理問問題,但是我還是照公司的規矩寫了發言條,希望他們會很公平理性的回答我的問題。我寫了這幾個問題: 請問一下公司過去幾年的成品庫存都維持在20幾億的主要原因是甚麼,然後在那打消?這些庫存的內容是有那些產品?為何成品庫存的獲利率這麼高,比公司的平均毛利率都高? 聽說上銀光電的板子在外面販售$0.2/W,比市價平均的$0.5/W低這麼多?聽說經銷商上有好幾千片貴公司的板子,原因唯何? 為何在第三季財報45頁所公佈的其他部門虧損在第三季擴大成這樣,高達1.9億元,這個數字是不包括匯損的?             當然如我預期,我一個問題我們協理都不回答。當然也不敢交麥克風出來給我問。大家評評理,我這些問題有很不專業到讓他們一條也不回答嗎?我唯一的解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