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7的文章

上銀科技: 惡魔就在設備預付款裡,太陽能光電事業處理方式雖不違法但道德敗壞。

1. 魔鬼就在設備預付款 大家如果有看我五大風暴那篇文章的第五大風暴中所提到的高額設備預付款應該有所印象。到了今年上半年,上銀的設備預付款仍然超過20億,還是異常的高。其實長期以來觀察上銀的怪異財報的我居然沒發現設備預付款才是重點。 卓董及廖資深對於產能的問題都是以四兩撥千金的方式回答說工序複雜以及人工有遇到困難等等原因來迴避這些問題。滾珠螺桿的客制化以及精密度高因此在產能及產量的說明比較困難。但是目前公司生意最好的同時市場最缺的線性滑軌況且並不是很難估算產能的狀況吧?難道你在股東會年報裡面提供的產能數據是不實的嗎?要說工序,難道台積電的工序比你不複雜? 在上次質疑設備預付款後,公司在今年的半年報終於將超過20億的設備預付款及細項作為解釋如下(應該是主管機關要求的): 公司寫說因為要掌握關鍵技術提高自主性所以預付設備款長期的這麼高是主因,這沒甚麼道理。既然是自主開發,公司技術如此高超,所有的設計跟組裝流程不是在公司內部都可以安排的很完善,設備商只要快速幫忙組裝就好了嗎?這時間性不是更應該更快速。公司就已經在缺產能了自主開發的設備還這麼慢,這一點道理都沒有。這跟自主性有甚麼關係?這種藉口只有證交所接受。證交所認為公司說因為設備是公司帶工帶料帶費的向外購買設備,這種金額看起來是上銀在養設備商他全家,超過五年的帳齡,難道上銀連設備商的小孩的大學連研究所的學費都繳了? 我問過幾個會計師公會前理事長們,他們對於這個數據的金額及時間也覺得不合理。我猜反正已經幾年都是這樣了,只要公司給的出甚麼單據會計師就願意簽,反正不是他們的問題。 超過一年的預付款就已經很誇張了。公司甚至有一筆一億以上同時超過五年以上帳齡的設備預付款在廠商那。這筆錢到底是給甚麼廠商公司願意放在那超過五年然後不交貨? 我認為有幾個可能性。 這些先進設備好到要讓你排隊排這麼多年,只好慢慢等到設備來。 這些設備公司其實做不出設備也交不了貨,甚至沒有還款能力所以繼續掛在那,公司在獲利狀況不好的情況下也不願意認列。 這些公司其實是關係人,這些關係人負責幫公司做設備研發,這其實是上銀的研發費用,但是公司寧願直接把錢匯出去給對方用然後認列在資產負債表(研發費用資本化),也不願意費用化讓營業費用增加,換句話說讓營業利益率下降。 這些預付款付出去以後其實是有其他用途的,借貸給下游